第121章(1 / 2)
来人闲步走进,一身湖绿长裙,琥珀色的眸子里透出的清冷矜持和帝梓元有些骨子里的相似。这女子不是旁人,正是君家的掌舵人君玄,帝梓元入城后落脚之地正是如今军献城最繁华的君子楼。
君玄挥手,刚才一直跟在帝梓元身后的丫鬟向她行了个礼,将门掩住后守在门外去了。
满堂热闹被隔在门外,厢房里一时安静下来。君玄直到没了旁人,脸上的寒意褪去,眼底露出几分真切的暖意和善,她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帝梓元身前,仔细打量她半晌,拾起帝梓元的手用力握住,隐隐有些激动:“梓元,自从七年前一别,我们有好些年未见了,你都长这么大了。”
君玄不过比帝梓元长上两岁,这口吻倒有些长辈的意味。帝梓元颇为哭笑不得,倒也没反驳。
“阿玄,是八年。”帝梓元朝君玄笑道,眼底因她的关心荡开浅浅的涟漪。帝梓元生性孤傲难驯,极少有人能近她身,观她待君玄的态度,两人显然很是亲近。
君玄一怔,颇为怅然,颔首,“对,有八年了,这一年经的事多,我都忘了。”她唇角牵出一抹苦笑,又极快掩住,一副常态朝帝梓元看去,“君叔说你到后隻领着如意一个护卫就出了门,军献城如今陷于北秦囹圄,你一人身系我们整个帝家,万不可再这样马虎大意!”
若是有人听见君玄此话,定会石破天惊。帝家十一年前遭劫后除了一个帝梓元和生死不明的帝盛天,死得干干净净,这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远隔万里的君家家主居然自称是帝家人,也太荒谬了些。但帝梓元却未对这话有半点反感,她默默听着君玄埋怨也不恼,心底有淡淡暖流划过,这世上除了帝盛天会这样指责她,也只剩一个君玄了——不,应该是帝君玄。
云夏之上能相传几百年而不倒的氏族总会有些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或守护一族的手段,帝家也不例外。帝家最大的底牌除了用铁血铸造的十万雄兵和隐于大山深处的安乐寨外,便是这支百年前自帝家嫡系秘密分离出来的支族。
帝梓元往上数三代,也就是她曾祖父一辈,排行乃一“君”字。这一代族长帝君楠高瞻远瞩,未免百年后帝氏养出狂妄无知为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的后人,将帝氏一小部分实力连同幼弟帝君贤一起送至漠北边境。他如此做既是为了壮大拱卫帝家的力量,也为了有一日若帝家大厦将倾,还能有一支帝氏血脉能传承下去。
帝君贤在军献城落地生根后改换门庭,自称君氏,并留下君氏祖训,君家传承家业者男女皆可,隻一点禁忌——决不能登堂入科,踏足朝廷。这是帝君楠和帝君贤两兄弟在帝北城分离时定下的约定,帝家已是军伍传家,树大招风。君家若要安稳地传承,必然要走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之后百年时间,君家在帝家源源不断的财力相助下扎根军献城,经商版图囊括整个西北,甚至远至北秦东骞,成为闻名云夏的殷商世家。君家后人一直谨守君家祖训,家族传承者从无功名在身,因君家这个规矩,且世代家主乐善好施,厚德仁义,历朝封疆大吏对这个家族都颇为照拂。西北不少以武入朝的将军贫困时大多受过君家恩惠,遂君家和西北各城守将的关系也很是融洽。到了大靖这一朝,施元朗和君鹤相交于韩帝两家称霸云夏的动乱年代,彼时两人都是半大的少年,在西北这块地界上相扶相持,几十年交情莫逆,这是整个西北都知道的事儿。当初施元朗便是考虑到君家财力雄厚,君鹤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继承家业,为了好友百年后君家有人支撑门庭,才会以一军统帅的身份为手下爱将求娶君家女儿。只可惜,他并不知道他一心栽培的秦景是北秦连氏遗孤,更没想到君家即便不靠外力,也有足够的能力自保。
当年君玄亲口答应这桩婚事,不过是因为秦景是她甘愿托付终生的人。
这百年来,君家虽不入朝堂,却通过强大的经商版图在西北建立了盘根错节的地下情报网和拱卫君氏族人的暗卫,但君家的壮大也遭受过一次沉重的打击。
十一年前,帝家一夕崩溃满族被灭。事发突然,嘉宁帝又动用整个皇朝的力量涤荡帝家势力,为了保存实力,君家断了一切和帝家明面上的干系,隻暗地里照拂帝梓元长大,扶持帝家东山再起。当年整个晋南遭受重创,哀鸿遍野,洛老将军免了晋南十年赋税,若非君家强大的地下情报网和财力支持,帝梓元不可能在短短十年内重建帝家,甚至实力更甚于初。
这十年帝家一直低调内敛,所有人都以为这个昔日执掌一半江山的家族早已没落。帝梓元重回朝堂后为了震慑嘉宁帝和公侯世家,将封守得铁板一块的晋南暗藏的实力若有似无地展现了出来——二十万雄兵,繁盛的商业,清明的吏治,晋南的十一座城池早已自成一国。嘉宁帝对这样奇迹般重生的帝家曾感到不可思议和恐惧,尽管知晓得太迟,但他仍然动用一切力量来查明帝家崛起的原因,可最后却止步于安乐寨后帝家暗藏的秘密水师,再难有半点收获。
嘉宁帝并不知道,云夏之上有两个帝家,此消彼长,共生存亡。
但到了这一代,除了还未认祖归宗的帝烬言,也只剩下帝梓元和帝君玄二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