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202节(3 / 3)
,以刘健为首的清流已经有了栽军的念头。
只是真正用心去研究那位帝王,便可知那位帝王恐怕不太可能仅仅满足于此。
很多官员还是习惯于天下太平便是士大夫们的盛世,但而今的帝王却是想要给底层百姓带来好生活,所以强军之路不太可能半途而废。
万安相信了自己儿子的判断,便轻轻地点了点头:“虽然陛下平日亦很少表态,但今日对于修建北京外城,的确兴致并不高,现在看来你的判断才是对的。”
经过儿子的提醒,他亦是反应过来,而今的皇帝并不是那种跟士大夫共享太平之福的平庸帝王,而是真正想要带领整个华夏走向强盛的暴君。
三百万两的北京外城和三百万两的巨船重炮,而今的皇帝必定是青睐于后者。
“爹,要不您现在上一份奏疏请求陛下兴建天津大船厂?”万翼看到老爹被自己说动,当即便认真地提议道。
万安轻轻地摇了摇头,显得颇有政治智慧地道:“现在不止你老爹犯糊涂,想必李裕那帮人亦不会反应过来!等修建北京外城的事情发酵一段时间,让那帮人将宅子卖了,咱们可以趁机低价入手几处宅子。等到下次讨论修建北京外城的事情,你爹再跳出来反对,陛下必定……呼呼,必定觉得你爹是良相。”
即便已经是经过几十年风雨的首辅,想到有着一个如此绝佳给皇帝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亦是不由得失态了。
万翼先是愣了一下,旋即担心夜长梦多,只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自己老爹是稳如老狗的十年首辅,又怎么可能恰好在这个时候被人扳倒呢?
庭院中的雪花突然变得密集起来,纷纷扬扬的雪花似乎要淹没这片天地,恰好经过的两个仆人急忙跑向屋檐下。
只是书房有着炭火盆,故而这里的气温并没有受到影响。
“爹,璧儿方才找上我,他提了一个请求!”万翼看着老爹的心情不错,突然认真地开口道。
万安听到是自己孙子的事情,便来了兴致地道:“他有什么请求?”
此生最让他得意的并不是自己做了十年的首辅,而是被人诟病纸糊阁老的他,却是祖孙三代皆进士,而自己的孙子更是翰林官。
反观那些攻击自己的清流重臣,他们的家风正不正暂且不提,他们的儿子和孙子都没能出一个进士。
“爹,璧儿不想继续呆在翰林院了!”万翼将自己老爹的兴奋看在眼里,便是认真地说道。
万安停下送到嘴边的茶盏,顿时显得生气地道:“他年轻不懂事则罢,你怎么亦能这般糊涂?你知道他离开翰林院意味着什么吗?”
在时下的官场,非翰林不入内阁。
若是自己孙子离开翰林院,几乎相当于放弃此生入阁拜相的机会,简直就是一个愚蠢至极的做法。
“爹,您先别生气,你认真想一想,现在璧儿继续呆在翰林院还有出路吗?”万翼安慰着自己老爹的情绪,便是直指核心地道。
万安知道儿子指的是什么,显得语重深长地表态:“璧儿如果到了你这般年纪,为父自然不会将他继续按在翰林院。只是他现在还如此年轻,且刚刚进入仕途,除非是陛下安排,否则他这么做便是自毁前途!”
终究是三朝元老,这大明的皇帝像是中了邪般,每位皇帝的寿命都很短。
现在的弘治帝排斥只懂得夸夸其谈的词臣已经不是秘密,但自己孙子现在还是太年轻,犯不着现在离开词臣的升迁路线。
毕竟一旦朱祐樘突然挂了,哪怕是十余年后朱祐樘才死,但换上新帝后,新朝恐怕还得重视起词臣。
正是如此,自己孙子不能盯着弘治帝,而是应该继续在词臣的路线熬下去,在新朝再争取入阁拜相的机会。
“此事是孩儿思虑不同!”万翼知道这个事情最关键还是朱祐樘的寿命问题,当即便主动进行道歉。
万安将茶盏轻轻放下,便换一个话题道:“为父现在贵为首辅,若将你留在京城便是六部侍郎,此事难免招来非议。只是如今的陛下开明,且你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父试一试跟陛下请个刑部侍郎或工部侍郎吧!”
“一切全凭爹安排!”万翼心里狂喜,当即便恭敬地拱手。
其实在这里说了半天,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前程。原本以为自己亲自开口,却不想自己老爹主动提及,可谓是意外之喜。
当然,他隐隐觉得跟自己刚刚揣摸帝意有关,不然自己老爹恐怕还是要牺牲自己呆在南京来成全他的美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