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独治大明 第241节(3 / 3)

加入书签

便是要一起商议该如何解决这个顽疾,我朝绝不允许钱庄如此压榨百姓!”

“如此行径,人神共愤!”

“民间借贷是到了该整治之时!”

“咱们君臣一心,定不要让这帮奸商荼毒百姓!”

……

吏部尚书李裕等人已经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虽然余明这种人可能占比还小,但亦知道是到了该治一治的时候,便是纷纷进行附和。

这……

礼部左侍郎刘健等官员默默地咽了咽吐沫,却是不敢响应。毕竟这棍子挥下来的话,伤到的哪里会是奸商,其实包括他们在内的权贵才是真正的放贷者。

朱祐樘居高临下,便是淡淡地继续道:“朕知道此事其实颇为棘手,这样做得罪的人太多了!不瞒诸位爱卿,朕的几位姑姑、太后和皇太后的外家都有开钱庄或当铺,朕真将她们的店铺关了,恐怕她们很快便会找上朕。至于你们,往朝不见京债,因何本朝京债盛行,当真是普通商人敢索数倍之利吗?只是朕意已决,今日之所以下令将京城最大的一百间店铺查封,不管涉及到谁,势必要大力整治!”

“陛下,不知您可有何良策,老臣势必全力配合!”万安为朱祐樘的真情所打动,当即便进行表态道。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亦是已经放弃所有的杂念,当即表示支持。

朱祐樘很满意万安等官员的反应,显得客套地道:“朕多日茶饭不思,倒想到了一个……”

“陛下,您要保重龙体啊!”礼部尚书徐琼听到前面半句,当即便跪下来表忠道。

朱祐樘瞪了一眼这个马屁精,便淡淡地继续道:“这一百家金融店铺虽然查封,但朕不会动店铺中的钱银,而是要进行查账。接下来由户部牵头,六百零一名新科进士暂入户部观政,要求所有店铺的利息更改为三息以下,凡偿还金额已超一本一息,则要一笔勾销!选情节最恶劣的三家,朕要用明正典法,昭告天下!”顿了顿,便继续补充道:“至于今后,由吏部对店铺和人员进行审核,只有得到金融牌照方可经营,而所有店铺都要接受户部监督。一旦月息超过三分,且不按一本一利执行者,一律吊销牌照,不可再从事放贷或抵押业务!”

这……

户部尚书李嗣等官员听到朱祐樘的方案后,嘴巴微微张开,显得难以置信地望向上面侃侃而谈的皇帝。

却是不论如何棘手的问题,一旦来到这位帝王面前,亦是难免迎刃而解。

若是执行金融牌照,既保障了民间借贷业蓬勃发展,亦能够将民间借贷利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简直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想。

帝现君像,周后遇鬼

朱祐樘看到下面众臣子诧异的表情,不由蹙起眉头道:“朕此举不妥?”

“陛下圣明,此乃上上策,可谋万世也!”户部尚书李嗣率先反应过来,当即便认真地赞叹道。

民间借贷涉及了大半个权贵阶层,所以并不能重拳出击通通打死,不然这个反弹力度可能危及皇权。

只是同样不能放任不管,且不说长此下去会越来越多的资源给权贵阶层掠夺,而且破产的百姓必定慢慢增长。

正是如此,最好的做法正是朝廷实施管制。

现在朱祐樘抛出金融牌照一法,可以说是两全其美。朝廷通过牌照可以区分奸商和良商,而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奸商,可以说是精妙绝伦的做法。

朝廷颁发金融牌照经营,若是能守法自然可以继续吃这块借贷的蛋糕,但不守法自然是要面对朝廷的重典。

现在皇帝抛出的这个措施,既可以让权贵继续放贷赚钱,又能有效遏制权贵们贪婪的嘴,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陛下,此法大善!”万安等重臣亦是反应过来,便是纷纷进行表示支持道。

朱祐樘看到大家都没有异议,便一锤定音地道:“既然众爱卿认为此策可行,那么咱们大明实施新的金融法。此次由户部主导清查京城一百间金融店铺,其他各衙门全力配合,务必要给百姓留一条活路!”

“陛下圣明!”万安等人都知道这是善政,当即便是规规矩矩地表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