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独治大明 第284节(2 / 3)

加入书签

正率领一支残部躲藏起来了。只是不管脱罗如何不甘,爱新觉罗氏对建州卫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

现在大明并没有主动招惹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而是一门心思建城扩张地盘,通过筑城的方式将整个建州纳入大明的版图。

至于迁移的在百万灾民得到妥善的安置,在大明兴建水利之时,越来越多的灾民愿意投入开荒的热潮中。

在三年免税和官府授予田契的刺激下,大大刺激灾民们的积极性,建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拓荒田。

张遂默默地喝了一口酒,显得十分笃定地道:“只要朝廷能坚持熬上三年,各地筑城和水利修建完毕,整个建州必定永久纳入大明,而建州亦将成为大明的东北粮仓!”

由于是亲眼见证,所以他心里比谁都要清楚,皇帝此次选择收复并开拓建州的计划是多么的睿智,而他们的皇帝是多么的英明圣明。

至于刘存业这种人,压根不配生存在时下的弘治朝。

“不过是一介小小的御史,你理这种小人物做甚?”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一个刑部官员故意大声地安抚刘存业。

徐鸿扭头望了一眼那个传言正要被都察院搜查厅的刑部官员,却是默默地摇了摇头。

张遂虽然在去年会试成绩十分优秀,并且成为小传胪的十二人之一。只是事情出现了意外,张遂不仅无缘一甲三进士之位,而且连京城都呆不下去。

虽然出任辽东御史后,张遂在鲤鱼谷口一役中立下赫赫军功,但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升任,反倒被朝廷调派到建州协调辽东刘宣做着最辛苦的工作。

正是如此,一个小小的辽东御史固然很能辩论,但远远不及刘存业这位翰林修撰,这位名副其实的储相。

张遂将那位刑部官员嘲讽的话听在耳中,却是充耳不闻地道:“徐鸿,过些天咱们恐怕有一场好戏看了!”

“什么好戏?”徐鸿当即一愣地道。

张遂同样一愣,却是认真地打量徐鸿道:“徐鸿,这么大的事情,你难道真的彻底忘记了吗?”

“啊?什么事啊?”徐鸿迅速搜肠刮肚,显得十分茫然地反对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刚刚还一副沾沾自喜模样的刘存业在听到这里的对话后,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惊骇之色。

出来混总要还?

前厅的灯火通明,推杯置盏的声音不断。

身材肥胖的广东商会会长黄裕虽然面对周围人的敬酒,但亦是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路的精明商人,所以成功捕捉到刘存业的反应。

只是他不明白张遂所说的大事,更不明白刘存业因何突然间害怕,总觉得这里有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他心里还是有一个疑惑,刚刚没关注张遂还好,但现在发现张遂不同凡响后,突然意识到张遂一个外官不应该出现在京城。

满桌的美酒佳肴陆续被送上来,让这里的人吃得不亦乐乎。

虽然这场同乡会让翰林修撰刘存业产生了不愉快,谁都看得出刘存业对张遂产生了敌意,但并没有影响整体气氛。

在酒足饭饱后,黄裕端起酒杯提出一个请求:“鄙人不才,姓黄,单名一个裕。幸得祖上庇佑,这些年在京城和广州都积了一点家财,只是不想坐吃山空,故想开春便谋商路,所以还请诸位大人指点迷津!”

“这是什么情况?”

“这位黄会长可以说是咱们广东商界首富,但奈何流年不利!”

“我记得他是开当铺的,还曾向我们广东举子放债,难道当铺被关了?”

……

张遂扭头便向张鸿打探情况,在探听到一点口风后,当即结合自己的记忆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事情跟张遂所猜测的差不多,黄裕可以说是朝廷金融整顿的受害者。

黄裕所创建的金裕当铺不仅向广东的举子放贷,而且还承包着广东官员的京债,很多被外放广东的官员都是从金裕当铺举债。

由于资金充足,加上朝廷有人撑腰,还在广东那边黑白通吃,致使他几乎垄断外放广东官员的京债。

正是依靠广东方面京债收入,加上很多广东举子都向他举债,所以这些年的日子一直过得有声有色。

只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大明王朝迎来史上最有魄力的暴君,于去年开春便整顿金融,严厉打击高利贷。

金裕当铺虽然没有被查出伤天害理之举,但遭到朝廷的整顿后,生意可谓是一落千丈。由于没有努力争取朝廷所颁发的金融牌照,致使黄裕的当铺现在已经关门大吉。

“当铺确实被关了,但事情不止于此!这位黄会长的商业嗅觉确实很强,去年北京城房产十分火爆,他携带资金投资京城的房产赚了一大笔,但现在奢靡税不是出台了吗?”徐鸿显得幸灾乐祸地补充。

随着京城天花疫情被迅速控制住,朝廷经过最高会议的讨论后,已经正式向两京十三省颁布了最新的奢靡税。

奢靡税打击最大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