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独治大明 第308节(2 / 3)

加入书签

起,那么就不能够轻易退让,更不能在原则性问题上让步,不然最终只能继续走历史的老路。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这种情况必须根治,不然到头来受苦受累的还是华夏的百姓,再好的盛世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文人游戏罢了。

正是如此,既然海西女真不服气,那么打到他们服气为止,甚至借机改变这种“取之用民,用之于夷”的外交政策。

自己的子民都不爱的话,那么这种帝国注定不可能超过三百年。

原本他计划将吕宋的金矿开采后,等朝廷拥有更加稳定的财源后,再慢慢收集依附在大明身上的吸血虫。

只是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却是没有想到小小的海西女真部落胆敢在大朝会提出这种要求,简直是想将大明当成他们的提款机。

虽然接下来要面对更加复杂的难题,但面对蹬鼻子上脸的海西女真绝不能退让,更要从外部掠夺资源反哺自己的子民。

调鼎十年空伴食,君恩一饭报犹难。

在宫廷乐声中,刘吉看到皇帝行酒便举杯相迎,看到皇帝举箸,亦是拿着箸相随,宛如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人一般。

刘吉已经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阁首辅,而今意识到大明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财政问题,亦是默默地苦思冥想想要表现自己。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同样想要替皇帝分忧,虽然现在面对的是战争款项的难题,但知道其实还得先行解决吕宋金矿的开采资金。

只是足足三百万两白银,哪怕他们愿意将自己的家底全部掏出来贡献给朝廷,那亦不过是九牛一毛。

历史仿佛又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明明是这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一帮人,结果他们仍旧要为钱而发愁。

待宴会结束,文武百官和一众勋戚和使者恭送皇帝离开后,终于暗松了一口气,便成群地离开了奉天殿。

冬日高悬于空,整个天地沐浴在金灿灿的阳光中。

“开年又要打仗吗?”

“人家都瞪鼻子上脸了,能不打吗?”

“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直接灭了便是!”

……

武靖侯赵承庆等武勋从奉天殿离开,一个武侯谈起战争的事情,结果绝大多数的武勋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

其实武勋对战争有着更强的执念,倒不是他们多么爱好战争,而是他们需要通过战争来提高自身的地位。

跟精通治国的文官不同,他们武勋最大的资本始终是军功。

他们从小便被视为帝国的大将军种子进行培养,并不需要他们自身有多强,只要他们比同辈的武勋要强便已经是出类拔萃了。

只要他们的胆子够肥,到军队转悠一圈,遇上以多打少便主动出击,往往能够得到朝廷很高的嘉奖。

当然,现在他们很希望能够效仿赵承庆,通过对外战争立场从而加官进爵,而且还能够手握军政大权。

当今圣上虽然从小接受儒家教育,但并不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帝王,反而给予他们武勋提供了很多的机会。

前有定国公府的徐世英位居东海总督,后有赵承庆以建州总兵的身份统治建州。

国子监祭酒新建伯王华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心里并没有太强的军功欲,只是知道开年后国子监还得更加重视军事学科。

得益于朝廷的拨款,自己所执掌的国子监不仅扩大了校区,而且还设立了奖金金制定。

自从他成为国子监祭酒后,亦是越来越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性,而国子监成为帝国人才的摇篮离不开财政的划拨。

现在得知帝国要对外征战,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从而帮助帝国百战百胜。

“这仗不是说打就能打,钱粮怎么来呢?”

“吕宋那边的钱还没有筹集,而今哪来的钱打仗!”

“打仗的钱粮确实是一个问题,但这场仗是非打不可!”

“若不是何乔新在年前玩了那一出,事情又何以至此呢?”

……

户部尚书李嗣等官员沿着台阶朝奉天门走下去,有的官员不免操心起钱粮,只是更多的官员支持打仗,而后将矛头指向了刑部尚书何乔新。

其实最理想的结果是朝廷通过国债解决吕宋的资金问题,而他们再面对这场战争的事情,便是可以从容很多了。

只是现在,他们不仅要解决针对海西女真的战争款,而且还得想方设法将那三百万两白银筹备完毕。

正是如此,在想到刑部尚书何乔新的那个恶心举动后,他们亦是恨不得生啖何乔新的肉。

阿啾……

都察院的大牢内,关在此处的何乔新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在这个牢房关了一晚后,不说养尊处优的何乔新,哪怕是寻常人在这里都受不了,很自然被冻感冒了。

何乔新此刻蜷缩在角落上,突然觉察到有人在咒骂自己,想到昨晚在这里被冻成了狗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