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394节(2 / 3)
只是自己这个在翰林院所结下的弟子,即现任宁波市舶司提举赵傅,竟然是这个贪污集团的首脑,更是给海引和赎船明码标价。
大明词臣之所以身份尊贵,很大程度是他们能够拥有大量的门生,即便不能主持乡试和会试,亦可以通过教习庶吉士的时候结下师生关系。
赵傅是成化十一年的庶吉士,自己当年在翰林院正是看中了赵傅身上的正气,看到他那一颗一心报国的夙愿。
大明官场确实讲究背景,赵傅虽然成绩很优秀,但并不能留在翰林院。外放地方任职不得志,因双亲过世,便是只好回家守孝。
由于官场没有关系,此次复职注定得不到重用,尹直从赵傅身上看到了自己,便想要帮前来拜会的赵傅一把。
只是无论如何,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亲手打造了一个大贪官,甚至还在不经意间将吏部尚书李裕拉下水。
“你……你究竟是何人?”师爷出身绍兴,绍兴师爷当即有所警觉地询问道。
张采自然不需要亮出尹直的身份,当即对师爷进行呵斥:“少废话,带路!”
师爷隐隐察觉到事情不对劲起来,若仅仅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压根不足惧,但如果这个锦衣卫千户仅是随从呢?
原本还是一种猜测,但张采的下一句话差点吓破他的胆:“尹阁老,请!”
尹……尹阁老?
师爷的眼睛瞪得滚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的阁老竟然亲至江南,来到了他们宁波市舶司。
只是眼前这个白皙老头的身份似乎理所当然,不然哪一位从京城下来的人能够配备锦衣卫千户呢?
“你是聪明人,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吧?”张采直接将这个文弱的师爷拎了起来,然后朝着里面走去。
绍兴师爷意识到局面根本无法挽回,而今只希望自己的罪罚能轻一点。
宁波市舶司衙门地处江南,又是朝廷直辖的衙门,所以后宅是别有洞天。不仅有假山、小湖和垂柳,亦有一座造价不低的水阁。
江南人好诗好曲好美人,而这里的水阁有着美人弹奏琵琶,悠扬的曲调给这方天地平增几分春色。
身穿五品官服的赵傅跟浙江巡抚张珒围桌而坐,两人在这里相谈甚欢。
虽然两人有之前的仕途没有交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但现在他们已经结成利益共同体,却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味道。
张珒作为浙江巡抚,虽然驻地是在杭州,但现在频频往宁波府而来,为的其实是跟赵傅分享美酒佳肴,甚至还有他特意携带而来的美人。
赵傅现在已经完全沉沦其中不能自拔,却是有一种前半生都白活的感觉,而今的生活才叫过日子。
“严卿兄,你尝一尝这地菜,为兄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呢?”张珒指着一道醋鱼,显得煞费其事道。
赵傅看着旁边的美人替自己夹鱼,却是轻轻地摇头道:“这道菜看着确实不错,但宋嫂鱼还是西湖的地道啊!”
“你先尝一尝!”张珒的嘴角后扬,却是神秘地笑道。
美人夹来鱼肉,赵傅张嘴品尝便是惊讶地道:“此味道妙极了,这是西湖的宋嫂鱼吧?只是……”
“若是赵兄喜欢,以后日日都能吃到正宗的宋嫂鱼,不过是花点银子便要办的小事!”张珒显得十分大气地道。
宋嫂鱼这道菜出自西湖渔家宋五嫂之手,虽然其实采用的是普通的草鱼,但因最初取材于西湖,故而世人都以西湖为正宗。
只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往往都不是物质本身,而是所蕴含的运输成本。
像当年的杨贵妃想要吃荔枝,荔枝在岭南并不值钱,但为了将荔枝带到长安,既要砍伐上百年的荔枝树,更要花费大量的人员进行运输。
现在想要将西湖草鱼运到宁波城,虽然距离并不能说要多离谱,但沿途的花费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
赵傅将嘴里的鱼肉咽下,显得十分高兴地端起酒杯道:“能在宁波城吃到正宗的宋嫂鱼,当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敬贤兄一杯!”
张珒其实指望着赵傅对江南商号大开方便之门,虽然从西湖弄几条鱼确实费劲,但不过是花小钱办大事。
正当气氛十分融洽之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这个时代响起:“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虽然诗句名流千古,但唐代诗人李贺以《过华清宫》为题作诗,看似写盛而衰的华清宫,其实是讽刺皇家的奢侈生活。
现在引用这一首诗,自然是要嘲讽在这里过着奢侈生活的两人,嘲讽他们将西湖草鱼千里迢迢运来宁波。
张珒的眼睛容不得沙子,抬头看到出言讽刺的人是一个身穿素衣的老头子,眼睛顿时闪过一抹狠厉之色。
赵傅抬头看到突然出现的尹直,顿时难以置信地脱口而出道:“老师?”
在大明,高高在上的朝廷大佬几乎跟地方绝缘,别说高高在上的内阁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