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484节(3 / 3)
每年养这么多银子养兵,眼皮子底下的小琉球为何收拾不得?”
“今日琉球对咱出尔反尔,他日便有人敢上屋揭瓦,此风万万不能长!”
……
这一场争论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快意见统一下来,针对琉球王国的出尔反尔,大明需要对其进行打击。
特别琉球王国在得知生铁一事上,亦说了一些不敬大明及皇帝的话,单是这一点便得让对方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
最重要还是大明现在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而打击琉球既能让大明立威,又可以趁机好好地练一练兵。
内阁首辅尹直主持会议,显得十分平和地道:“既然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那么咱们便定议征讨琉球了!”
“正是!”面对这个决定,兵部尚书刘宣等官员自然纷纷点头。
内阁首辅尹直得到答复,便是对着阁楼之上的朱祐樘行礼:“陛下,臣等对琉球一事已有决议!琉球乃我朝藩属,前有对陛下不敬之言,今敢出尔反尔,恳请陛下免其封号,出兵讨伐!”
虽然他们这帮重臣已经形成决议,但需要经由内阁首辅将在场的官员决议上报弘治,由弘治皇帝亲自拍板才能生效。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既达到了集议的目的,亦是捍卫着皇帝的无上权威。
特别是后者,现在满朝文武都知晓唯有高高在上的帝王不容冒犯,而一切国家要事都需要经由皇帝裁决。
朱祐樘的声音从上面悠悠传来,显得十分简洁地道:“准群臣所请!再议,谁可挂帅?”
跟士大夫共享太平之福的政治理念不同,而今真要总结是“神君上民下夷”。即便一个小小的夷长敢轻视大明,不肯为大明王朝的建设出一份力,那么他并不介意亮了亮自己的铁拳。
特别在东海和南洋之间,福建方向早已经反映这里有海盗出没,现在正好可以借此在那里派驻一个军队,从而彻底控制那一片海域。
既然是立志成为称霸占据全球七成面积的海洋国家,那么就不能过分眷恋那些贫瘠的土地,毕竟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算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