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9节(2 / 3)

加入书签

问清楚,这先生要如何选?

刘彻待要张嘴,衣袖已然被刘挽拉了拉,刘彻低头望向刘挽,刘挽已然道:“父皇,董先生同父皇提议,设太学,育天下之才,宫中的皇子皇女也不该浪费大好的资源,理当在宫中设学堂育皇子皇女。至于先生们嘛,也未尝不可让五经博士们教导,只是让他们教又单调了些。”

说到这里刘挽一顿,黑漆漆的眼珠子转动着,闪过狡黠,刘彻一笑道:“如何?”

“不如请各家有才有德的夫人入宫为我们讲解讲解。咱们不强求,若有意者可以报个名,至于谁能进,谁不能进,可以选一选。自然,不能让她们白干。该给束脩也是要给的。”刘挽立刻将心中的主意道来。

刘彻微微一顿,刘挽明了刘彻在犹豫,毕竟为了女儿们如此兴师动众,应该吗?

“世间多艰,满腹经伦,德才兼备者少之又少。请这些人入宫教导,教的是我们不假,未必不能为大汉带来另类的人才。父皇不想看看,天下有没有被掩盖的人才?各家的夫人的消息其实挺灵通的。”刘彻会为什么心动,别人不知,刘挽是一说一个准。像是怕刘彻依然不肯松口,刘挽补上一句道:“拉拢各家夫人何尝不是拉拢她们的丈夫。”

得,说到刘彻的心坎上了!

刘彻凝望着刘挽,感慨道:“你知道为父想做什么?”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得了利,又怎么能不顺势为之,一打一拉,及时补位。”刘挽摇头晃脑分外可爱的回答刘彻,刘彻听完忍不住哈哈大笑,“不错,是好主意。那这件事让你母亲出面。”

卫子夫见刘彻欢喜,心里松一口气之余,也是庆幸。结果下一刻刘彻突然决定将事情交给卫子夫去办。事情难不难办是另一回事,重点难道不是陈皇后还在。

“陛下,妾出面不妥。皇后”卫子夫也不想提陈皇后,可怎么可能不提?

陈皇后既为中宫皇后,内宫的事本就该由她来办,卫子夫纵然得刘彻之命,也不好逾越。

“朕意已决。”可是刘彻并不想给陈皇后任何拉拢人的机会。

借内宫引外朝,刘挽的主意不错,也正因为如此,事情才不能交给陈皇后去办。须知陈皇后背后的人是馆陶大长公主。这些年馆陶大长公主坚定的站在刘彻这一边,并不代表刘彻对馆陶大长公主全然没有防备。

一贯擅长审时度势的馆陶大长公主,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做最有利于她自己的选择。

恰好也是因为这样,刘彻才不想给任何机会让馆陶大长公主笼络人心,最终成为他的心腹大患。

卫子夫一脸的为难。

刘彻道:“此事关系几个孩子,子夫你当仁不让。”

卫子夫能拒绝吗?她已然将最大的问题道明,刘彻却一脸的不以为然,甚至越发坚定。她无法改变刘彻的想法,也就只能听从。

“妾领命。”卫子夫福身,刘彻满意的露出笑容。刘挽内心复杂无比。

对,主意是她出的,她的本意是为刘彻好的!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最后会落到卫子夫头上。

试问陈皇后得知刘彻让卫子夫给卫长公主她们几个选女先生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正常人都会觉得刘彻一波操作完全是不把她这个皇后放在眼里了!

刘挽也很想问上刘彻一句,皇帝爹啊皇帝爹,您这样一波操作考虑过影响吗?您是要把陈皇后逼疯呢?还是逼疯呢?

话到嘴边,刘挽敢问出来才有鬼。

刘彻不是不知道陈皇后最在意的是什么,却依然一回又一回的选择往陈皇后的心上捅刀子,好像不把陈皇后逼疯他不开心!

是的,刘挽不可避免的想起这些年刘彻和陈皇后相处的融洽,哪里有半点不合的样子?偏就这样,刘彻在考虑利益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陈皇后的心情,好又如何,坏又如何?

【作者有话说】

加更要积极对吧~

刘挽的宏愿

刘挽长长一叹, 偷偷的瞄了卫子夫一眼,她不能确定卫子夫在听到刘彻如此无视陈皇后时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会不会卫子夫也生出了危机感?

卫子夫的情绪并没有对外显露出半分,反倒是刘彻让卫子夫为卫长公主和刘嘉择女师以教导之的消息传到陈皇后耳朵里时,陈皇后明显一愣, 不确定的追问前来传达消息的人, “你方才说什么?”

宫里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精, 哪一个不懂得刘彻那么干对陈皇后意味着什么。

为中宫皇后, 公主们的教养之事轮不到陈皇后也就算了,如今连对外选师都轮不到陈皇后参与, 陈皇后一个皇后还是皇后吗?

陈皇后腾的一下子站起来, 死死的盯着在她眼前的人, 迫切追问:“你说什么?”

禀告消息的人抖了抖, 缩着脖子小声答道:“陛下有意为公主择女师,下诏有意入宫为公主师的夫人们报名,由卫夫人择之。”

“嘭!”的一声,陈皇后将案几上的东西全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