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从2005开始 第832节(2 / 2)

加入书签

又道:“你妈管账的,在那里上班也不是很累,对对账就可以了,比在地里干活要好得多。”

“那也没必要,”严鑫道,“多请几个有本事的年轻人,有些事情让下面的人做就可以了,没必要什么都亲力亲为。这工厂是咱们投资的,这点特权应该要有。”

严爸有一些不好意思:“拿了钱不干活,这样不大好吧?”

吴秀红现在的职务是酸菜加工厂的财务经理,一个月工资有五千。

村里很多家庭辛辛苦苦的种地,一年上头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她一个月就能挣这么多,那是妥妥的高薪。

事实上这一份工资拿到大城市,也是很能打的。

拿了工资不干活,就天天坐在办公室,在老两口看来,那太不像话了。

本来这一份工资就拿得心惊胆颤的,觉得是占了工厂的便宜——哪怕他们知道这家工厂主要投资方就是自家的儿子儿媳。

要让她不干活,把手中的活都推给别人,那会更加的不好意思。

就算是送竹笋过来的,她都会亲自去看着过磅,看着付钱。

哪怕手底下有人来干这个活,她还是得自己过去。

冯曦笑着说道:“爸,这有什么不好的?让咱妈过去那里,主要是得有个自己人来管着账,免得别人弄虚作假,并不是让她去干活的,她能代表着咱们家在那里就可以了,别的都不需要做。”

“你们跟她说吧。”严爸还是觉得不好意思。

一路辗转过来,两个人都有一些累。

但是严鑫并没有休息,只是让冯曦上楼睡觉,他就和他爸一起准备晚上的饭菜。

他爸做菜差了些味道,后妈又不在家,这一顿接风宴,就只能他自己来做了。

知道他要来,家里也有些准备,杀了一只鸡,还从别人家买了两斤黄鳝,又去镇上买了牛肉。

自己家里还有着腊肉腊鱼,蔬菜也不缺。

这一顿接风宴,还是能做得比较丰盛的。

父子俩在厨房做着饭菜,一边还聊着现在的生活状况。

老两口知道家里有钱了,也比以前更舍得花钱了,差不多天天都吃肉,穿也穿得更好了一些。

不用干活都可以好好的过日子,只不过严爸还是闲不住,家里的地拿出一半给别人种,自己还保留着一些地在种。

也不为挣钱,就是一个爱好。

严鑫本来是想劝他不要干活的,但是看着他现在身体状态很好,精神头也足,越活越年轻了,就没有劝了。

只是叮嘱他,下雨天不要出去干活,生活中多注意一些。

说的都是一些说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话,不见得能够起作用。

但就这种重复再重复的唠叨,听在严爸耳朵里,心里也觉得暖暖的。

能被儿子唠叨这个,说明他关心着自己,这也算是一种幸福。

到了六点多,饭菜还没有做好,吴秀红已经回家了。

不过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后还跟了一个人,那是肖诗语的父亲。

他过来,不是为了蹭这一顿饭,而是要跟严鑫聊一聊筹划中的那几家农产品加工厂的事情。

护身符

靠着那一家酸菜加工厂,肖爸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名声地位比以前在体制内还要强了很多。

县里面做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有十几家,但大多数都是小打小闹,被销售渠道给限制着,没有多大的规模,也产生不了多大的效益。

做得最大的,就是他当厂长的这一家。

这还不算什么。

今年还要搞几家类似的食品加工厂,那就不得了了。

这可是切切实实的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致富,提高农民收入。

不只是能够创造几百个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可以带动地方上的产业升级,让几千个农村家庭因此受益。

对当地来讲,也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能搞出这样的成绩来,当然会受到重视。

真正的投资者在外面闯世界,目前没有混老家圈子的意思,所以这些好处就落到了肖爸的身上。

对地方上来说,在体制内干了二十来年的肖爸,也属于自己人,更容易沟通。

当地已经向他暗示,过段时间,就会把他给运作到市政协里面去,市企业家协会已经把他收进去了,等换届的时候,最低也是一个理事。

地方上的配合也相当的到位,不管是贷款还是给地,或者是税收减免,都相当的大方。

已经在政策允许的范畴内做到了最好。

当然,对他也有要求——不要局限在这个村子,也不要局限在这一个镇,目光要放长远一点,放到整个县,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致富,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