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节(2 / 2)
说这是未来两三年内的收入。
但,已经很恐怖了。
欧洲这边的订单,竟然比国内的还要多。
最关键的是,限制这个订单数字的是产能。
放声机,照明系统这两样,完全是供不应求。甚至自行车,也是供不应求的。
伯克爵士拿着汇总单子,前往白金汉宫,觐见阿尔伯特亲王。
“亲王殿下,世界博览会还没有结束,但对于九江经济实验区来说,已经结束了。”
“因为我们无法再签任何订单了,接下来两年,甚至三年的产能,都已经完全排满了。”
“清国那边的总订单是两千七百万两左右,而欧美的订单是七百六十万英镑,还要超过清国。”
“而限制这个订单数字的是产能,抛开自行车,放声机。就单纯照明系统,青霉素这两样东西,未来三十年的利益,我们都挖掘不完。”
“根本无法想象,这里面的市场空缺。”
阿尔伯特亲王也不敢置信望着这个数字。
大英帝国对清廷全面的倾销,一年最高的营业额,也没有超过三百万英镑。
而九江经济实验区,这一次在欧洲、美国范围内的订单成交额,就达到七百六十万英镑。
在清国内部的订单,也达到两千七百万两。
尽管这是未来两三年内的营业额。
但是,利益已经完全超过战争和倾销了。
这还仅仅只是刚开始,完全是因为产能限制。
一旦产能完全铺开,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接下来大英帝国要对法兰西,德意志联邦,美利坚等强经济体进行倾销了。
这个利益,已经完全超过对清国战争带来的了。
于是,阿尔伯特亲王道:“能否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大英帝国来?”
这才是他这个政治家的本能思维。
伯克爵士想了一会儿道:“亲王殿下,可以在欧洲开办分厂。但是这里面的关键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苏曳手中,关键专利,也在他手中。”
“另外,产能完全爆开之后,在清国的生产成本,比在英国本土还要更低。”
阿尔伯特亲王道:“这不仅仅是你的意见,也是东印度公司的部分意见吗?”
伯克爵士道:“是的。”
对于这十几个英国财团来说,九江经济实验区完全是他们有史以来最成功,甚至是最疯狂的投资。
仅仅三年,就已经看到了天大的利益。
为了保住这份利益,他们可以拼命。
……
当天晚上,阿尔伯特亲王拿着这份订单附件和维多利亚女王进行了详谈。
“我经过周密的计算,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下去,十年之内,我们和中国的全面投资合作,能够让大英帝国的生产总值提高三个百分点!”
“而且这会是最核心,最宝贵的经济价值。”
“不是原有经济的衍生,而是纯粹新诞生出来的经济需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