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节(2 / 2)

加入书签

非常稳妥的建议。

“第二,立刻根据现有工艺,对空空导弹,主要是‘霹雳’系列进行改进,先将武器隐形化这张牌打出来。”

“根据数据推演,如果歼20能够完成‘武器系统隐形化’,攻击能力的加强是史无前例的,全球现有的各类歼击机,无任何型号可以有效规避或者拦截,甚至我们在武器系统上可以打出‘代差’。”

隐形技术更先进,雷达系统也更先进,以后就连武器系统都无法拦截……

“如果拿f35作为假想敌……面对完全体的歼20,对面可能要拿人命才能填出来一个拼刺刀的机会。”

不少人冒出一个感慨……

现在轮到我们和别人打‘代差’了么?

真尼玛爽!

到时候让那些美国佬飞行员,一辈子都在训练一件事情。

如何与我国飞机八换一!

从20岁一直训练到退役!

“同时在空空武器隐形化的工作中,积累经验,逐渐扩大隐形化的范围,除了高超音速导弹有一些技术难点外,其他的常规导弹的改进应该会很快。”

“四象超材料的成本足够低,可塑性足够强,可以开动脑筋的地方很多,它就像一块磨刀石,下一阶段的工作,就是把自家所有刀都掏出来,重新打磨一下了。”

这东西耐盘么?

会议时间很长,一直开到晚上十点多。

期间确定了很多东西,包括歼20的量产计划,四象超材料的研究方向。

以及最重要的,由周瑞提出的“磨刀石计划”。

将以空空导弹为,逐渐对各项武器进行隐形化改进,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因为可以改进的武器实在太多了,哪怕仅仅是导弹,也有数十种不止,且生产区和技术分属不同的军工主体。

而周瑞作为发起人,自然也需要参与进来,不过这次可不能再封闭式的搞了,那样会搞死他……全国各地这么多军工实体要都这么玩儿,再回沪上估计都老婆长什么样子都忘了。

嗯?我有老婆么?

周瑞主要以场外指导为主,以他现在的工程学能力,这并不太难。

会议结束后,周瑞和杨如彬两人在会议室的角落,闲谈了几句。

想听听周瑞对未来技术发展的建议。

本来杨如彬以为周瑞会聊一些武器装备方面的事情。

可周瑞却没提武装军工方面的问题,反而说了一个不太搭嘎的东西。

“芯片?”

“武器专家很多,比我专业的多了,我也只是略懂战斗机而已,但你要问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倒是觉得芯片是最重要的一环,不是军用的那种。”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芯片,也不过才40纳米制程。

可以说,一切都还方兴未艾,一切都还有机会追赶。

但错过这班车,难度就会越来越大,受到的阻拦也会越来越多。

芯片制造本就不是国内擅长的领域,还有买办势力放烟雾弹,从现在开始,国外会以两、三年一次的速度,快速进行技术迭代,而且越来越快。

周瑞直到重生前,都尚未见到国家在这方面的突破,接收到的信息是一肚子鸟气为主。

“当然,这也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只是你要问我未来的技术发展,我觉得这个领域很重要。”

闲聊了几句而已,不见得有什么用。

至少周瑞是这么觉得的。

一个重大项目取得了进展,带来的“会议”是一连串的,开完了方向确定会议,又要回919厂开复盘总结大会,还要商讨量产的细节……三天两头的,还有“盛飞”的来取经,空军的来参观。

这也是为啥周瑞让“复瑞”的人先走,真没必要所有人都在这耗着。

前前后后又花费了近一周的时间,周瑞接到了一个特殊的消息。

蓉城之行终于要结束了。

周瑞拨通了自己秘书的电话,24小时待命的甘媛接的很快。

“周总!”

“帮我订一下明天去江省的机票。”

“江省?”

甘媛以为周瑞终于要回来了呢。

“嗯……去领个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