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6节(1 / 2)

加入书签

说实话,还挺累的。

要不是他有着强大灵活的口条,估计舌头都说麻了。

白晓莺递过来一瓶水,说道:“好像比想象中正常。”

周瑞喝了一口道:“还行吧。”

白晓莺突然凑过来,小声附耳说道:“你看到的只有胸对么。”

“咳咳咳!什么?!”

周瑞差点给呛死。

“你说啥?”

白晓莺一本正经道:“她的姿势不自然,很明显是在故意展示,我只是确认一下,她衣服底下有没有什么其他东西,比如暗语?标志?”

周瑞盯着白晓莺,压低声音道:“没别的,就两个……不对!我根本没看,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别紧张,没不让你看。”

中场休息大概半小时,期间甘媛还通过“楼内外物流系统”点了一些下午茶。

无人机送入智能大厦,然后机械犬送至脚边的过程,也被拍摄了下来,这些也可能会出现在杂志上。

《时代》是周刊,内容很多,但全球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事,每个采访的篇幅是不同的。

在来之前,米涅芭,包括团队的其他人,都认为这次采访,会在周刊一个相对普通的位置。

但现在,他们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被允许拍摄的东西。

只能大厦的种种实在太神奇了,这次对周瑞的专访,很有可能成为封面内容。

标题米涅芭都想好了。

《来自东方的神奇天才,和他的无人机帝国!》

当然,如果能和这位年轻富豪建立一点私人友谊,就再好不过了。

面对面的时候,米涅芭总能感受到一如若有若无的吸引力……

下半场,两人继续开始。

如果说上半场的话题都比较大而化之,那么下半场相对而然就更生活化,更具体,甚至更私人。

这也是常规操作,如果上来就问私人问题,那么得到的只可能是随口敷衍。

米涅芭问道:“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您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

周瑞道:“实际上前段时间,我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本科学业,如果你指的是更早的时候……复大是一所国际一流大学,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此处省略200字)……”

“经营着一家飞速成长的公司,编写智能算法,投身太阳能研究,甚至还能抽空写歌,我很好奇您平日还有时间生活么?”

“当然,今天早上还有人约我看电影呢,而且我每天都在享受美食、锻炼身体。”

“看得出,您的身体非常健康,有吸引力。”

周瑞轻咳一声:“我就当你是对中文理解有偏差了,这个描述有些奇怪……”

米涅芭回以一个玩味的眼神,搭起的双腿换了个角度:“是么,那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够清楚。”

这时,不远处的白人摄像师清了清嗓子,提醒某人摄像机还开着呢!

米涅芭你眼神都快拉丝了!

封面人物

“您相信科学是无国界的么?”

“当然不,沃尔夫条款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么。”

“没有,因为我也是年轻人……不喜欢教条。”

“活着的人中,哪一个让您最敬仰。”

“每一个用心活着的人。”

“e on!其中总有最特别的那个?”

“一个老前辈吧,坚持信仰,认认真真的活到了快100岁。”

……

整个语言采访过程,比周瑞之前设想的要顺利的多。

三小时的流程,只超时了半小时,期间没有太多幺蛾子,也没有太多的语言陷阱。

中间米涅芭一度有些“小失控”,但经过摄像师的提醒,她终究还是恢复了一些正常,找回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种失态,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只能归结于眼前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诱人”了。

但实际上,这和周瑞的新词条有一些关系。

系统模糊的解释,其实还隐藏着许多额外的东西。

周瑞不知道的是,正因为后半场米涅芭的一点失态,才让她忘记了原本设计的几个语言上的“小陷阱”,有些不在状态。

终于,中午的时候,这场专访结束了。

周瑞起身和米涅芭握了握说:“我听说你们还会采访张日成教授对么。”

“是的,安排在后天,您和他认识么?”

“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曾经有过愉快的交谈,希望你们之间的采访,能像今天一样顺利。”

不要设坑。

再之后,就是图片采访环节了。

《时代》团队先是在开明智能,拍摄了一些允许的内容,之后就去了数公里外,一家老牌五星级酒店的总统套房……

不是来开趴,而是在这里取景,这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