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5节(1 / 2)

加入书签

但元老拆了之后,这两“邮差”开始有意无意瞥周瑞,似乎提防他有没有偷看。

好家伙,这下三个人开始互相提防了。

结果半晌后,元老直接对周瑞扬了扬手:“小周我没戴老花镜,你帮我念一下。”

两“邮差”直接干笑了一声,但还是没说话。

毕竟……这是私人信件,元老愿意怎么处置都行。

周瑞狐疑的接过信纸。

这似乎……是一封私人手写信……

“复信:尊敬的元老先生,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周瑞刚看了一个开头,心里头就卧了一个大槽!

什么玩意儿?!

周瑞又看了看落款,又看了看元老。

又看了看两个“邮差”。

元老催促道:“快,给我念念。”

周瑞清了清嗓子。

“很高兴收到您的来信,得知您健康,我很高兴……”

“关于您提到的‘标准化’农业,正是目前农业部门计划大力推进的,是‘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内容……”

“您提到的无人机新技术,我已有所耳闻,经研讨后决定,照会农业部、科技部进行研判,相信他们很快就会联系您……”

“任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性,我们都不会轻视,感谢您依旧关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请千万保重身体,切勿操劳过度,您是共和国宝贵的财富……”

“落款……”

周瑞念完,看向了元老。

元老听了半晌,说道:“没了?”

周瑞点点头:“没了……您这是。”

元老点了一根烟,看向远方。

“你之前说你想把农神推广至全国,我觉得这个道理是对的,这个机会也不容错过,就帮忙写了一封信。”

“你这次不和我去鲁省没事儿,但回去以后,要把你之前想的那些事情,要好好准备一下,至少心里有谱。”

元老将信纸揣进口袋里,拍了拍周瑞的背。

他去够周瑞的肩膀已经有些吃力了。

“不是说我写了封信就一定会怎样,打铁还需自身硬……你还需要努力喽……”

周瑞沉默了半晌,最终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明白,元老放心……”

周瑞虽然在是组织非常重视的人,但还是主要集中在“军工领域”。

即便是杨如彬,也没多关注周瑞在农业方向的努力。

也远远比不上,元老的“人脉”。

一封手写信,如果能让路子走的更快,更平坦一些,那就是元老最大的欣慰。

冬季的黄昏来的特别早,元老望着远处的夕阳,红灿灿的模糊光影,比月亮还要虚幻。

太阳就快落山了喽。

好在明天还会升起新的。

总有阳光,会眷顾这片土地。

元老拍了拍屁股,说道:“走,回去吃饭了,你什么时候走?”

周瑞道:“您动身了我就走。”

“那我和小李说晚两天?”

“没问题,晚几天都成。”

先吃饭,再吃菜

三月十二日,周瑞在“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元老挥别,踏上返程。

老人下午也会出发,去鲁省主持海水稻实验基地的事项。

由于年纪大了,坐不了飞机,也是从陆地出发,但和周瑞是两个方向。

“你得空了就给我打电话,随时来,随时看……”

周瑞挥挥手:“记得每天练‘六气功’,别偷懒,烟抽超了就加练。”

这趟意外加时的旅程,终于走到了结尾。

无论对于农神,还是周瑞本人,这趟旅程都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最直接的销售层面,一共触达了十几个农业大县,直接订单超过20台,之后逐渐产生的间接订单更多,还在不断冒出来。

“米商”项庆良,成为了“农神”的代理商之一,负责中部地区,以对方在农业行业十几年的经验,成果斐然,周瑞人还没回去,就已经跑出了十几台订单。

而且不光是周瑞带队的“中路队”有所斩获,往上去往华北地区的,往下去往东南地区的,也有许多斩获。

此次三路小分队,共计横穿12个省份,总里程数超过6000公里。

周瑞还在地头的时候,从深城工厂出发的一台台“农神”,就已经开始根据不同的气候,在各个地方开始了“春耕作业”。

最初定下的“春耕投入工作200台”的目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如果所有农神都能妥善的投入生产工作,那么今年春耕,无人机智能化耕种的亩数,将超过300万亩。

30多个县,数百个村镇,都将体验到“生产力的进步”。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局面打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