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4节(2 / 2)

加入书签

有点玄乎啊。”

娄阳笑着说道:“这只是局里的总部,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有五栋大楼,以及众多附属单位、建筑,总人员超过七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技术人员。”

只能说,不愧是全国航天技术的大本营。

“研讨会是10点开始,还有一点时间,周总是第一次来,我带您去看看我们的‘问天之路’。”

所谓“问天之路”,是大楼里一处专门用于展示,记载共和国航天历程的走廊。

走廊位于总部的二楼,当展览灯被打开后,一排排照片,一个个模型,安静的陈列着。

而第一站,就是一个电视屏幕。

上面播放着的,是一个老者的画面。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人比别人矮一截?”

钱老。

共和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航天之父……

这段采访,是1997年进行的,画质并不算太好,钱老那时已经是耄耋之年,慈眉善目,双眼带着笑意。

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那种愤懑、不甘。

反而是一脸轻松、自信,甚至有一点觉得好笑。

周瑞站在屏幕前,久久驻足。

娄阳对这里很熟悉,承担起了“讲解”工作。

“钱老是共和国航天的,当年钱老回来,带回了美国宝贵的导弹、火箭知识……”

周瑞却打断道:

“更正一点,钱老早在赴美留学前,就已经在研究火箭了,曾经在1935年发表过对火箭的设计、计算、燃料模拟,以及对星际航行的思考……被刊登在当时的《浙省青年》上。”

周瑞感慨道:“那一年,钱老24岁。”

娄阳愣住了……

想到很多人都认为,钱老厉害是因为从美国携带回了先进知识,周瑞补了一句:

“自然规律,物质法则,就在这世间摆着,被发现有先有后很正常,但不必自矮,而且不是钱老从美国带回了知识,而是钱老自己开创了这门领域。”

即便历数近代所有‘星辰’,这位也是最耀眼的那一批。

娄阳惭愧道:“是我无知了,谢谢周总提醒。”

周瑞对钱老的成就和事迹很清楚,甚至超过娄阳这位航天局员工,是有原因的。

因为钱老不但是中国航天之父、火箭、导弹之父。

同时也是中国的半个航空之父、力学大师。

他是全球现代空气动力学的鼻祖之一,著作《喷气推进》被nasa当做权威数十年,五十年代时,就已经在研究超音速飞行器、喷气式推进技术,是喷气式飞机的奠基人。

虽然在回国后,力排众议,建议优先发展导弹,暂时放下“飞机”幻想的,也是这位。

周瑞在航空领域学习各类知识的时候,在蓉飞查阅各种资料的时候,对钱老很熟悉。

或者说,全球航空、航天领域,至今仍需要借鉴这位的智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