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9节(2 / 2)

加入书签

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抿了抿嘴。

孙老唏嘘片刻,继续道:“我刚才那么说,只是担心你因此被打击了积极性,我们生产力确实没到那个份上”

周瑞摇头道:“那倒不会,我已经写了一份信给大领导,想等等看那边怎么说。”

孙老一愣:“写信?什么内容?”

他还是担心周瑞心里不舒服,写信难道是告状去了?

周瑞回忆了片刻,眼神看向电视。

无声的电视上,正在播放特别节目,讲述“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显然是孙老关注的内容。

画面上,名为张贵梅的女教师,正在讲述为大山儿童改变命运的故事。

这个节目,似乎是那句“我们生产力确实没到那个份上”的印证。

即便在这个东升西落,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也不乏许多内生问题需要解决。

生产力生产力

沉吟半晌后,周瑞开口,复述着自己写信的内容。

但开篇,似乎又和之前讨论的东西毫无关系:

“我国秦朝时期,杀敌一人可为‘公士’,杀敌两人可为‘上造’,杀敌18人封顶,可为‘大庶长’,这是仅次于彻侯、关内侯的第18等爵,实发与之匹配的田、宅、粮、财、仆、职。”

“即便是最低级的‘公士’,亦有岁俸五十石、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一人。”

“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显然哪怕是最低级的爵位,也需要整个社会承担更多的压力,但秦朝依旧坚定执行最终横扫六国成就大一统,为华夏文明奠定了最重要的一块根基。”

“是以生产力之不足,不应成为‘延寿技术’被束之高阁的理由”

——————

周瑞不知道的是,几乎同时,“京北烟厂”,他的亲笔信,也正在一盏台灯下被打开。

曾经需要元老为他写信,争取“农神”国补的少年。

现在已经在自己写信了。

“是以生产力之不足,不应成为‘延寿’被束之高阁的理由。”

“而在于我们要如何使用这份技术,期待它带来什么。”

“百年之后这门技术可能会被普及,今日暂且只看当下。”

“如果说将其‘市场化’,是用‘金钱’的稀缺性,来平衡‘资源’的稀缺性,为这门技术营造相对平稳的开场白,那么我更希望用‘社会化’的方式来处理。”

“社会化的国度中,要探寻社会化的处理方式。”

“不使用‘金钱’,而是使用‘美德’的稀缺性,来平衡‘资源’的稀缺性。”

“‘美德’即:社会倡导的优秀价值观。同样是‘稀缺’,却更胜于金钱。”

“我们有坚守岗位的劳动模范,有战场立功的老兵,有隐姓埋名的功勋科学家,有攻克难关的先进工作者,更有许许多多‘金钱’捉襟见肘,但‘美德’却在烨烨生辉的普通人。”

“如果注定是稀缺的,‘延寿技术’应该以这种方式,来作为自己的开场。”

“我诚知国家已经在优待这些宝贵的人,但随着社会发展,也许是时候给这‘优待’,添加新的一笔了。”

“‘延寿技术’的意义非比寻常,它有着更强的号召力,更加引人注目,更会被世人渴望,在弘扬华夏传统美德,彰显社会价值方面,会更加掷地有声,如同明灯长悬,如同长夜皓月。”

“不过值得警惕的是,世间没有万全法,‘监管’比‘立意’更难,要尽可能保证绝大部分‘优待’,真正落到了该去的地方,这是长期工作,也需要国家支持。”

台灯下看信的人影嘴角微微翘起。

直到看到最后一句话,彻底笑出了声音来。

“注:和‘农神’类似,我司可以不追求利润,甚至小亏一点也可,毕竟我司利润来源广泛,但考虑到全国推广的体量,离了国家支持,则会变成巨亏”

“注注:如果组织上觉得需要继续研讨,我司也能先‘市场化’运作,挣点零花钱,等待时机成熟。”

新的词条任务

中山医院里,周瑞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传出,却听不真切。

林托站在房门口,扫视着左右情况。

而司机老王,则和新人贾兴建,站在楼梯口。

安保团队自有一套运行规则,比如此时,整栋楼其实都在警戒范围内,各个路口、窗口有人关注,但又不会影响医院正常运行。

老王看向贾兴建这个新人:“还习惯么?一直这么守着。”

这人的状况,他只知道个大概,林托还没来记得细细交代,不过听说是周总亲自找来的。

贾兴建笑了笑:“还好,之前做中介,小区门口也是一站一整天,现在这里好歹有空调,不用晒太阳,谢谢王副队长关心。”

老王一愣:“呃我不是副队长,我只是周总的司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