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北漠王子的到访](1 / 2)

加入书签

几日后,北漠王子,萨姆德勇金巴姆,偕同百名精兵踏入边境。想到祺慕燐,他就恨得牙痒痒。不仅部族内的上千上百壮士,在祺慕燐作为炼王领导边疆士兵的时候,战死沙场,俘虏拷问,为了吓阻再犯,毁尸曝晒,燃烧的火光至今仍让倖存族人恐惧。北漠王子也是最为反对黛妃出嫁,他恨族中长老利用妹妹痴情,把她送入终究会坠入炼狱的婚姻。究其根本,最该死的还是祺慕燐,明明没意思,顶着一张帅脸,对单纯的自家小妹露出微笑,谁不会沦陷。「你的死期终于到了!」北漠王子愤恨地拍击大腿。时机终于成熟,终于搞废了死活硬撑着的须髯大将军,他落败后,其它武官不足为惧,纷纷送上降书归顺北漠。祺慕燐那个暴君终于发疯,残酷杀死了被百姓们尊崇为「在世华陀」的徐永安。一位乡里大夫,因为仁德心善,倾注全力救活了皇后,却被质疑功高震主,利用价值用尽了之后,兔死狗烹,一杀为快。实在昏庸至极,人神共愤,终于引起民怨,眾臣率领反叛军发起了围剿,攻入皇帝寝殿,一把业火,燃尽其罪恶的一生。北漠王子就是收到以柳丞相为首的臣子们奉上的归降书,才率领精兵,一同到访京城。他当然也想过,可能只是诈降,又是祺慕燐卑鄙的诡计。但是,一群没有任何兵力的文官,也不敢与北漠宣战,投降确实是最好的选择。这些眼睛长在头顶上,肚里有些油墨,就瞧不起人的老东西,竟然会低头求和?想到就觉得好笑!那还不是因为你,祺慕燐,皇帝做得这么失败,以为高压统治,就能掌控人心吗?连百年忠臣都失望透顶,寧愿奉异族为主!笑死!北漠王子是没有很相信,这些暗中给原主一刀的反叛臣子,会对新主有多忠诚?反正就过来给父王踩踩点,随便做个报告,交差了事。京城大门缓缓开起,守门的侍卫只身着简便轻甲,看得出毫无开战的意思。「恭迎北漠王子!」柳丞相与几位中央重臣,跪在门后恭迎王子到来。城门后净空出一条宽敞、平坦的大道,恭迎北漠王子等人骑马通过,大道四周聚集着观礼的百姓。他们虽然面露些微紧张,却丝毫没有敌意,甚至带着期望,即便是异族为政,仍盼望新主贤明,为他们带来安居乐业的生活。北漠王子从百姓的衣着,路边小贩,建筑文化,终于知道父王为何用尽心机,也要併吞祺国。本来以为会演变为一场腥风血雨的长年征战,怎么想得到,竟然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得手。北漠王子在怀疑之中,想起了自家妹妹在家书中提到的一号人物。皇贵妃娘娘,柳如艷。自家妹妹提到,后宫中眾多嬪妃长期被祺慕燐冷落,只因她们只是他用来控制朝臣的人质。照理说,失宠的嬪妃在后宫的生活,应该会举步维艰,连奴才都会看不起,她们却完全没有遭遇此种情况。因为美艷的皇贵妃,柳如艷,订立的纪律严明,若有奴才以下犯上,俐落的量刑裁罚,驱赶出宫。嬪妃们若有委屈、心里话,都会找皇贵妃诉苦,因为她们对冰冷的夫君没有期待。后宫地位、配发物资、奴才多寡、月俸等等,是公平的以母家对朝廷的贡献做评比,评判这些的,正是六宫之主,柳如艷。与其向皇帝争宠,不如讨皇贵妃欢心,当个乖巧的妃子,她的一顰一笑,是眾嬪妃在孤苦牢笼中的唯一救赎。自家妹妹就相当喜欢皇贵妃娘娘,家书有一半都在描述娘娘做了什么事,在她不得夫君欢心,心碎伤心的时候,劝说了她什么话。只是自家妹妹就是顽固,皇贵妃的好意一个字也听不进去。所以北漠王子知道,在祺慕燐那个疯子的治理下还能撑两年,就是因为,隐藏在背后的幕后君主其实是皇贵妃。后宫与朝政是紧密不分的,她不着痕跡的利用了这一点。为了早日救出自家女儿脱离守活寡的婚姻牢笼,朝中大臣们必定会求见皇贵妃,而这次的反叛,说与她无干,鬼才相信。这件事情,只有认真重视自家妹妹寄出的每一封家书,关心她的婚后生活,不把她璀璨、热烈活过的痕跡,当作笑话的萨姆德勇金巴姆才知道。此行,他得见一见这位皇贵妃娘娘,是何许人物。柳丞相等人带领北漠王子与几名精兵到了烧毁的勤政殿前,殿前围聚了若干名女子,身着素简,化着淡妆。为首的那名女子,即便装扮素雅,仍不乏风采动人,宛若她一双灵动的长睫毛扑动,就能让周边阴冷的空气,注入优雅的温暖,如沐春风,环绕清丽花香。「臣女柳如艷,偕同眾臣女,叩见王子殿下。」北漠王子有一瞬间,被她的美貌与气质,摄去了心魂,但他赶紧甩头,强逼自己清醒过来。她们的自称,让他一头雾水。「你们应该就是祺慕燐的后宫嬪妃吧,夫君死了,好歹披麻戴孝,还是本王子弄错了祺国礼俗?」「回王子殿下,眾臣女已在先皇后清醒后不久,全数被先皇立下休书,仅是念在过往微薄的情意,静待此处,目视无缘夫君最后一程。」柳如艷回。北漠王子看着她,愣了一秒,随即仰头大笑。关係切割得也太彻底了吧?确实,依祺国礼俗,皇帝殞落,后宫嬪妃也是要跟着陪葬的。结果竟然全部被提前休弃,躲过一劫,跟着祺慕燐死的,只有他独宠的皇后?「怎么知道祺慕燐已死,有尸首吗?」北漠王子问。柳如艷伸出纤纤玉指,指向烧得焦黑,损毁、破开的殿门。「王子殿下若想确认,可进入殿内,臣等已将先皇与先皇后尸首,静置于庭院草蓆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