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1 / 2)

加入书签

照慈起身,看见那女子于皇帝身边落座。

“既如此,世子的冠礼便交由贵妃负责。”

她抬眼看去,贵妃目光从她面上掠过,眼神中带着隐约的戾气和凛冽。只一瞬,她复而笑靥如花地应下此事。

照慈垂首,不敢多瞧主座上的天颜。栖寒寺之事经九华呈于今上,他让贵妃来同她接触,其意昭彰。

贵妃的本家嫡妹嫁入沉家,也算同仇敌忾。

她收敛心神,诚惶诚恐地再次谢恩。

皇帝和照慈闲话家常,似是不经意瞥见一旁太子,饶有兴致地提议:“方才瞧太子和你相谈甚欢,不如就叫太子替你做个赞者。”

此言一出,四座阒然。众人惶惶不言,一时间又分不清皇帝的态度。

照慈内心一凛,下意识地看向太子,见他面色如常,笑意温润,只默默啜饮着杯中热茶,置于身侧的手朝她略摆了摆。

她赶忙又跪下,推辞道:“陛下看重小侄,小侄已是感激不尽。小侄自是万分希望太子殿下能来,只是殿下公务繁杂,唯恐劳烦殿下。”

皇帝自然不会把这客套话当真,他又问太子:“你怎么看?”

太子转向了坐在下首的崔家宗子,这位尚书大人整场宫宴都沉默不言地喝着闷酒。他道:“儿臣的确与世子一见如故,自然也愿意当这个赞者。不过崔大人在此,说不定崔家儿郎也有此意。”

崔尚书陡然被点名,阴沉的脸色尚未转换过来,立时拱手道:“这些小辈如何能和殿下相提并论?”

太子朝他笑了笑,那看似无害而善意的笑脸却叫崔尚书心惊肉跳。太子回头朝皇帝道:“父皇,横竖还有半年光景,世子初来乍到,倒不如叫她再熟悉熟悉,由她自个儿商定。”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似是没听出太子话中有话,玩笑道:“言之有理,此事容后再议。太子倒是提醒了朕,世子形单影只,身边没些知冷知热的人怎么行?既如此,前些日子安西送来的那些胡姬便送去燕王府吧。”

照慈略红了脸,像真是个未经人事的琉璃郎。

众人配合着哄笑起来,此宴便和乐地进入尾声。

宴毕,照慈朝外走去,却见有人站在廊下一错不错地盯着她,正是那位崔家宗子。

她只当没看见,正想离开,崔尚书没想到她对自己视而不见,虽然心中恼怒,也只好朝她走来。

却恰有两位内侍快他一步,对照慈说皇帝正在亭中等她叙话。

照慈随着内侍走出一段距离后,回首看去,见他还立在原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快些离去。

这挑衅的举动把崔尚书气成什么样,便不得而知了。

湖心亭中,皇帝负手而立,凝视着蓬莱池上莲枝摇曳。

听得照慈的行礼声,他未曾回眼看她,声音也褪去了宴上故作的亲和。

他淡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赵辞。”

皇帝对这个回答似是略有意外,大约以往递给他的折子里只言说她是表小姐,他喃喃低语道:“啧,他们竟是连个崔姓都不给你…”

这低语被吹散在晚风中,照慈没听清,也不敢多问。

他又问:“你既然敢来,可想过要怎么活下去?”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皇帝听她借用文正公的话,起了几分兴味,终于看她,问道:“何意?”

照慈仍跪在他三步之外,他未叫她起身,却让她抬起头回话。

她顺从地抬首,直视着皇帝的目光,字字铿锵地答道:“愿为孤臣,长做我主手中刃。”

这任君驱使的意味应是合了皇帝的心意。文正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她当然学不来,她仅仅是向皇帝表忠心,无论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她唯忧君之所忧。

皇帝与她对视,目光如炬,露出些许过往横刀立马的铁血气势。这样的眼神即便是在马背上征战多年的武将都忍不住惧怕,可她而今孑然一身,退无可退,自然无所畏惧。

片刻后,无论这场面话是真是假,显然都哄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他大笑出声,叹道:“你倒是比他们都知趣许多。”

宫宴过后的第三日,姬正带着三位弟弟妹妹启程返回北地。

旧人离去,亦有新人到来。

皇帝那晚所说的胡姬如约而至,马车停在王府侧门,下来八位袅袅婷婷的异族美人。她们皆着舞衣,红锦绿纱,缠枝金臂钏箍住匀称又线条分明的莹莹雪臂。一时间异香扑鼻,听得美人们说着欢声笑语走入燕王府,旁人皆投来艳羡的目光。

照慈当日就和管家说了此事,自然一早准备好了一处院子供她们起居。

见得众女安置下,管家吩咐人去准备膳食和浴汤。

一女走入庭中,朝他福身行礼。八女之中唯她臂上戴镶金白玉臂环,虎头口衔绿松石,瑞兽模样的合页上点缀着诸多彩宝。管家一眼瞧去,便知此女大约是领头之人。

她言说既入王府,理当先去拜见世子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