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383节(2 / 3)
为此,她还打算主动放弃皇后的位置,即便仅仅只能延续一代,那亦不能让皇帝现在便绝了子嗣。
却是谁能想到,朝廷的争斗比所有人都要凶险,淑贵妃竟然突然被人毒杀,而皇帝的后路被歹人给断了。
现如今,事情竟然是峰回路转。自己跟皇帝合欢之时,乾清宫竟然是天降异象,而她此次亦是隐隐感觉明显有所不同,似乎是真的怀上了龙种。
朱祐樘这才想起刚刚最欢愉之时,周围的墙壁确实发出红光,自己一度还以为是眼花了,却不想真的出现诡异天象。
“陛下,奴婢熟读史书,这便是帝子现世的最初征兆!”负责记载朱祐樘房事的老宫女,显得十分肯定地道。
朱祐樘现在既相信科学亦相信玄学,却是十分果断地做出决定道:“乾清宫所有人奖励一个月月俸,只是今晚的事情不得外传,否则以大不敬论处!”
倒不是他不想将这份喜悦分享出去,只是现在自己的处境都谈不上绝对安全,又何必让常皇后及极有可能出现的帝子处于危机中。
现在的最好做法是低调处理,等到皇后的肚子真的有喜了,到时再宣告天下亦是不迟。
“遵旨!”刘瑾不去揣测皇帝为何下这一道命令,但十分认真地领旨道。
整个乾清宫的宫女和太监几乎都起来了,而今虽然遭到了禁口令,但得到了一个月的月俸亦是心里美滋滋。
现在她们有着根本花不完的钱,个人身份和地位亦跟朱祐樘紧密相连,所以自然是无条件忠诚于皇帝。
常皇后紧紧地依偎在朱祐樘的身边,原本还担心这是美梦而不敢睡去,但身体刚刚经历了美妙时刻,最终还是忍不住嘴角挂着幸福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朱祐樘轻搂着怀中的美人,心情同样十分兴奋。
他是否拥有子嗣对自己着实很关键,不仅关乎自己接下来的掌权,而且同样跟政策的延续性有关。
现如今,虽然没有了正德,但通过绝杀嘉靖的方式完成自解,似乎成功避免自己绝嗣的可观命运。
十月的海风,吹黄了位于东海之滨的那座海岛。
大明城的根深深地扎在了这里,现在不仅成为这座岛最繁华的地位,亦是拥有最大的海港,而且还成为这座岛的行政中心。
自从将不自量力的济州军赶出这座岛后,那两个县的官员第一时间前来投降,自愿归入大明王朝的编制中。
现在大明城的东海总督府彻底取代了济州牧的地位,通过另两个县城的协管,已经成为这座岛真正的管理者。
不过济州岛的特点是地广人稀,管理自然很难做到辐射全岛,所以主要还是采用治理和自治的方式。
像汉拿山上的那帮胡牧,徐世英只愿意他们服从东海总督府的调动,但刑事和民事方面的事务由他们内部解决。
由于东海总督府的介入,给他们划分出了相应的地盘,反倒让南山部落、胡牧和朝鲜居民避免了冲突。
现在各个势力都团结在东海总督府的麾下,各个势力都努力发展农业和牧业经济,反倒呈现着欣欣向荣的面貌。
东海总督府徐世英坐在总督的宝座上,听取着两位知县的汇报,亦是进行鼓励道:“你们只要好好干!等到你们将来退休了,回到京城便可以享受大明退休官员的待遇,以后便是大明的一员了!”
“谢总督关照!”两位朝鲜知县暗自一喜,当即便是恭恭敬敬地道。
朱世英对济州岛内部倒不担心了,只是看到地图上标注出来的日本地图,眉头当即不由得蹙了起来。
他知道弘治皇帝将他安排在这里,并不仅仅是打开东海的贸易窗口,而是对日本这个邻国已经有所图谋。
虽然日本是一个岛国,但这里并非一无是处,这里拥有丰富的海产品,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农业基础。
当然,由于大明的银元需要足够的白银进行兑换,所以他们现在比较重要的工作是要开采石见银矿。
只是在最为关键的银矿问题上,原本开采的前期工作很是顺利,但最近却是频频遇到了一些麻烦事。
首先是身兼石见守护的大内氏突然间消极合作,然后是尼子家对石见银矿虎视眈眈,一切都显得那般的反常。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日本的货币受到华夏的影响,所以最早铸造的铜钱是仿唐朝的“开元通宝”,推出主要货币“皇朝十二钱”。
虽然他们步朝鲜的覆辙,所发行的“皇朝十二钱”慢慢被嫌弃,但却是走了一条跟朝鲜不一样的货币道路。
由于华夏大量优质的铜钱流入日本,所以日本的官方货币是一败涂地,整个社会进入了“渡来钱”时代。
到了本朝,情况差不多如此,三年一次前往大明朝贡的日本使臣都希望得到大明的铜钱来满足本国的货币需求。
虽然大明进入了白银时代,日本亦拥有丰富的银矿,但他们开采银矿的技术丧失,自然跟不上大明的节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