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独治大明 第383节(3 / 3)

加入书签

偏偏地,日本国内对银器的需求不强,加上没有足够开采技术支持的日本尼子家竟然打石见银矿的主意。

即便石见银矿存在一定的经济价值,但任何事情都讲究得与失,尼子家的行为明显是得不偿失了。

徐世英隐隐觉得这种不合理的行为必定另有文章,只是现在得获得的利息有限,所以亦不好轻易下判断。

特别皇帝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最近却是要求他的东海总督府收敛锋芒。

不过在向皇帝汇报的奏疏中,他还是将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相信英明的皇帝会拨开层层的迷雾指引他们前进。

“总督,码头那边出了点争执,恐怕得您亲自出面!”一个侍卫队长匆匆而来,显得焦急地通禀道。

虽然东海总督府是朝廷设立总揽整个东海大权的衙门,但奈何水浅王八多,很多关系户不说没有将几位千户大人放在眼里,甚至都有人敢对总督大人拍桌子。

徐世英的眉头微微蹙起,却是淡淡地询问道:“又是那几个江南的纨绔吗?”

“正是!”侍卫队长显得苦涩地道。

徐世英的脸色冰寒,一些人纨绔子弟在大明做惯了大爷,已经养成无法无天的脾气。

在港口的码头上,正停着一艘从日本归来的商船。

东海总督府虽然不是海关,但亦是海关重要的一环,所有前往日本的商船都需要在这里进行核查。

针对一些特殊的商品,东海总督府方向则选择禁止出口,特别禁止销往日本。

“呵呵……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王延傲面对被查出的违禁品,当即进行讽刺地道。

霍海并不理会对方的嘲讽,而是公事公办地强调:“我不知晓你们是怎么通过上海市舶司查核,但非必要铁器一律不许出口,这是一直以来的规定!”

“你们卖刀具就行,我们不过卖点铁锹农具,犯着哪一条国法了?”侯昊天负手而立,亦是冷冷地质问道。

霍海知晓眼前两位是宦官子弟,却是坚定立场道:“这种农具一律不许销住日本,这是我们东海总督府的原则!”

“狗屁的原则!你们分明就是故意卡着我们要好处,只是亦不瞧瞧本公子是谁,老子在朝廷不是没有人,弄死你一个小小的千户易如反掌!”程堂此次亦是参与其中,气得咬牙切齿般道。

在这个农耕时代,由于江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说北方的粮食需要依靠江南,江南更是手工业最繁华的地区。

虽然大明王朝已经迁都,但财富其实停留在江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